• 襄阳市东津新区东津大道6号
  • 工作日:0710-3513238
  • 节假日:17396182572
  • 招生就业:0710-3622593
  •         受理时间:8:30-11:30                         14:30-17:00

【媒体聚焦】技校动态 | 襄阳科技职业学院:“三箭齐发”锻造产业生力军

作者:湖北工匠 汉水襄阳        发布时间: 2025-09-13        文章阅读:0



在金秋送爽的教师节,襄阳科技职业学院庆祝大会现场迎来一系列重磅合作。该校推出三项人才队伍建设与合作的创新举措,为襄阳重点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锻造一支技能人才生力军。


优秀教师.jpg


图片

向上突破,提升师资能级




图片

大会现场,襄阳科技职业学院11名骨干教师从华中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华农”)负责人手中接过了鲜红的聘书,正式受聘为华农新农科2.0、新工科2.0人才培养基地(以下简称“两新”基地)的实训教师。

此次聘任源于华农“两新”基地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对外选聘兼职教师,襄科教师凭借精湛的实操技能成功入选。按照协议,这11名实训教师将承担华农“两新”基地工程训练中心车削加工、铣削加工、钳工与装配、铸造成形、锻焊成形、工业机器人、无人机等7个训练项目的教学任务,聘期两年。

据了解,此次被选聘的教师均拥有丰富的实训经验。以该校实训中心主任廖建为例,他曾先后荣获“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教师”“湖北省技能大师”“湖北省首席技师”等称号,还是省级数控加工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

襄阳科技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曹群英介绍,此次这批优秀教师进入华农任教,是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华农为他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和视野;同时,在华农接触到理论基础扎实的学生和学术水平高的同事,会促使职业院校教师不断反思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与专业素养。此举也为两校未来在课程共建、技术研发、学生培养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标志着襄科的师资队伍建设迈入了与211高校同频共振的新阶段。

图片

向外借力,贯通产教融合




图片

为将前沿的产业技术、工艺标准和工匠精神直接引入课堂,襄科隆重聘请东风股份襄阳工厂特级技师魏明伟、中国电信襄阳分公司线路维护中心主任工程师庹德兵等全国劳模担任“产业教授”。“产业教授”将来校举办专题讲座,分享个人成长经历与行业发展趋势,用亲身经历激发学生的职业热情与匠心精神;把实际生产案例融入课堂内容,提升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针对性;还将与该校大师工作室紧密联动,共同开展技术攻关项目,利用学校的科研资源与企业的实践平台,合力解决行业关键技术难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此举将产教融合从建立实习基地的“浅层合作”,升级为大师级人才直接入校授课的“深度协同”,旨在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图片

向内激活,返聘“银龄教师”




图片

学院的发展既需要外部新鲜血液的注入,也离不开内部宝贵经验的传承。为此,学校同步启动了“银龄教师”返聘计划,首批聘请何映谷、李中林等9名经验丰富的离退休教师重返讲台。

以该校现代服务学院原主任张洪烈为例,他曾从事烹饪专业教学和管理工作30余年,擅长烹饪理论研究及楚菜制作。

这些老教师重返教学一线或指导岗位,不仅能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将严谨的教风、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教育情怀传承下去,还能有效稳定和优化师资结构,确保学校优良办学传统和育人文化的延续,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注入稳定而深厚的“内驱力”。




签约华农、引入“产业教授”、激活“银龄力量”——襄科此次“三箭齐发”,绝非孤立的事件,而是一套协同发力、系统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的“组合拳”。

曹群英表示,所有举措的最终目标都指向一个核心:紧紧围绕襄阳的产业发展布局,精准培养企业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将学校打造成为支撑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人才引擎,为襄阳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贡献不可替代的“襄科力量”。







上一篇:【媒体聚焦】教师节新篇!双校联手聘大师,产教融合育英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