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的发展,依赖于人才,而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又会促进学校的科研、就业的发展。趁着昨天教师节,本市两所高校就分别聘请自己学校急需的技能大师进校给学生们上课。
昨天教师节,襄阳科技职业学院教师廖建与10名同事迎来了新身份,他们正式受聘为华中农业大学新农科2.0、新工科2.0人才培养基地的兼职教师。今后,他们将走进华中农大工程训练中心,为该校学子开展实训教学。
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副院长徐克介绍:“襄阳科技职业学院拥有湖北省技能大师,湖北省技术能手等一大批优秀的师资,这样一批老师的加盟,他们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将对我们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明显的提高,也将进一步的促进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出真知,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这也是我们谋求两校强强联合的一个初衷。”
今年9月,华中农业大学襄阳“两新”基地正式启用。学校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和工学院近2000名二年级本科生进入基地,分别开展为期一年和半年的学习与实训。为强化学生实训环节,华中农业大学襄阳“两新”基地从襄阳高校中公开遴选实训教师。襄阳科技职业学院实训中心主任廖建表示:“这次受聘到华农任教的老师,专业主要是以机械专业为主,这里面包含了一些土木、焊接、数控、智能制造等专业的相关知识,还包括一些电加工等方面的实训内容。”
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副院长徐克说:“在工程训练中心,我们设置了智能制造生产线、工业机器人、五轴加工中心、具身智能机器人等一系列高水平、高标准的训练项目,我们将在这样的一些训练项目中去提升我们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工程化的能力。”
除校校合作外,产教融合也是襄阳科技职院发展重点。为打通协同育人“最后一公里”,学校积极组建产业学院,并聘请东风股份襄阳工厂特级技师魏明伟,中国电信襄阳分公司线路维护中心主任工程师庹德兵等企业技能大师担任产业教授,推动一线技术融入课堂教学。
襄阳科技职业学院校长曹群英介绍:“他们是全国劳模,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聘请他们担任我们的产业教授,可以将我们的人才培养与襄阳的产业发展联系得更加紧密,提升实训的教学质量。”
据了解,随着华中农业大学襄阳书院、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相继落户东津,东津新区正逐步形成优质教育资源集聚区。通过加强区内高校联动、深化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该区域教育集群效应将日益凸显,将为襄阳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汉水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