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至22日,2025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第七届3D打印造型技术赛项选拔赛在武汉创想三维3D打印产业园顺利举办并圆满落幕。在这场汇聚全国众多优秀选手的激烈角逐中,我校智能制造学院选派的队伍表现突出,取得优异成绩。
7月19日,由智能制造学院罗俊财、吴雁两位教师精心指导的学生邓奕嘉、胡长沛登场参赛。他们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沉稳的现场发挥,从全国两百多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高职学生组三等奖,成功晋级该赛项决赛。
作为国家级重要竞赛,本次大赛以技能比拼为纽带,旨在深化“一带一路”及金砖国家间的教育协作、技能开发与人文交流。竞赛内容丰富且全国两百多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高职学生组三等奖,成功晋级该赛项决赛。
作为国家级重要竞赛,本次大赛以技能比拼为纽带,旨在深化“一带一路”及金砖国家间的教育协作、技能开发与人文交流。竞赛内容丰富且全面,涵盖了三维扫描、逆向建模、一体化设计、创新设计、3D打印五大模块。这不仅要求选手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更需要他们拥有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学校对此次赛事高度重视,接到赛事通知后,迅速安排智能制造学院罗俊财老师立即开展筹备工作。5月17日,通过比赛形式从智能制造学院3D打印文创社团暨竞赛班选拔出综合素质优秀的两名学生邓奕嘉、胡长沛。7月9日至18日组织集中训练,开启了紧张的备赛。在此期间,面对操作精度不足等挑战,师生们争分夺秒,利用一切可调配的时间埋头苦练、互助研讨,力求在有限的集训期内最大化积累知识与实战经验。指导教师罗俊财、吴雁根据赛项要求和学生特点,制定了精准高效的备赛方案。他们放弃休息时间,坚守训练一线,不仅系统梳理理论知识体系,还针对每个赛点开展模拟实战训练,对学生操作中的细微问题逐一纠正、反复打磨,用专业与耐心,帮助学生突破技术瓶颈,实现技能的快速提升。
赛后,参赛学生们感慨万千。他们表示,此次比赛积累了经验,锻炼了技术,后续会继续努力,为决赛积蓄力量,争取获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本次比赛成绩既显示了我校师生的专业能力和技能水平,也体现了学校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方面的成果。今后,学校将继续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育理念,将竞赛作为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智能制造学院)